全電子計算機聯鎖系統是鐵路信號控制的新一代聯鎖設備,系統以計算機控制技術為核心,以電力電子開關技術為基礎,采用計算機通信、自動檢測等先進技術,實現全部電子化的鐵路信號控制計算機聯鎖設備。系統采用電子單元,體積小、功能強大、便于組網,可以為鐵路自動化、信息化提供基礎信息,遠程管理和遠程診斷。系統于2003年列入科技部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計劃(項目編號2003EC000387)。
功能
聯鎖計算機技術性能符合鐵道部《計算機聯鎖技術條件》標準。
系統采用彩色監視器顯示站場平面圖,使用鼠標兩點式操作辦理進路,操作提示信息和設備報警信息采用語音報警,系統支持遠程操作,為區域聯鎖系統的應用奠定了基礎, 軟件采用字節編碼技術等信息冗余技術,保證信息運算、存儲和傳輸的安全,聯鎖軟件采用模塊化設計,通過CAD方式輸入站場信號平面圖,根據站場信號平面圖自動生成站場聯鎖表等數據文件,設計周期短,安全可靠系統具有完備的自診斷能力和自恢復能力,報警顯示可迅速定位到板級,系統采用模塊化結構,所有模塊支持熱插拔,允許用戶不間斷系統進行更換。
結構
全電子計算機聯鎖系統采用網絡化分層結構,聯鎖計算機有雙機熱備、三取二容錯、二乘二取二等多種類型。

原理結構圖

全電子計算機聯鎖操作界面 站場圖
全電子計算機聯鎖、傳統計算機聯鎖、6502電氣集中聯鎖性能對照表
對照項目
|
全電子計算機聯鎖
|
傳統計算機聯鎖
|
6502電氣集中聯鎖
|
系統結構
|
控制臺
|
彩色監視器或
單元控制臺
|
彩色監視器或
單元控制臺
|
單元控制臺
|
聯鎖電路
|
聯鎖計算機
|
聯鎖計算機
|
安全型繼電器構成的聯鎖電路
|
執行電路
|
全電子執行機
|
I/O電路驅動,繼電器執行
|
安全型繼電器構成的執行電路
|
性能
|
安全性
|
滿足鐵道部標準《鐵路信號故障-安全原則》,平均危險側輸出間隔時間大于1011h
|
滿足鐵道部標準《鐵路信號故障-安全原則》,平均危險側輸出間隔時間大于1011h
|
滿足鐵道部標準《鐵路信號故障-安全原則》
|
可靠性
|
平均故障間隔時間大于106h
|
平均故障間隔時間大于106h
|
——
|
智能性
|
有
|
執行部分無
|
無
|
監測功能
|
具有微機監測和電務維修功能
|
具有電務維修功能
|
無
|
熱插拔
|
支持
|
支持
|
——
|
短路保護
|
具有過載和負載短路自動保護功能,取消了電路熔絲,故障排除后自動恢復,不需要人工干預
|
熔絲,故障排除后需要人工更換熔絲
|
熔絲,故障排除后需要人工更換熔絲
|
設備體積(以30組道岔為例)
|
4臺標準機柜
|
3臺標準機柜,約8~9個組合架
|
約20個組合架
|
使用與維護
|
日常維護
|
免維護
|
聯鎖電路與I/O電路部分免維護,繼電部分需要定期到專業檢修所檢修
|
需要定期到專業檢修所檢修
|
故障定位與處理
|
故障定位能夠精確到板級,由人工更換故障模塊
|
聯鎖電路與I/O電路故障能夠精確到板級,由人工更換故障模塊,繼電器部分需要人工判斷和處理
|
需要人工判斷和處理
|
系統擴展
|
修改聯鎖軟件,增加相應的執行模塊
|
修改聯鎖軟件,增加I/O模塊,增加繼電組合
|
增加繼電組合
|
施工
|
配線方式
|
配線采用壓接式端子,現場無需焊接
|
聯鎖部分采用壓接式端子,其他部分需要焊接
|
全部需要焊接
|
配線數量
|
只有對外接口的少量配線
|
I/O與繼電部分之間,繼電組合內部還存在大量配線
|
配線繁多
|
|